中科大先研院研究生校内导师简历
刘世勇 教授
姓名 | 刘世勇 |
学位/职称 | 教授 |
所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
办公室电话 | 0551-63607348 |
sliu@ustc.edu.cn | |
教育背景 |
1989.9-1993.7,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专业本科 1993.9-1996.7,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 1996.9-2000.1,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江明院士) |
研究领域 |
1. 生命同手性起源化学 (Origin-of-Life Chemistry; Biological Homochirality) 2. 螺旋高分子与L-和D-聚多肽螺旋对称性破缺 3. 单一分子量精准聚乙二醇(PEG)及其功能化衍生物和药物制剂 4. 聚多肽/聚酯/聚碳酸酯/聚烯烃精密合成 5. 序列可控数码高分子、测序及防伪加密技术 6. 单组份高性能电子束光刻胶/极紫外光刻胶 7. 前药/聚前药两亲性分子和触发式自降解聚合物 8. 高分子囊泡/反馈与振荡与仿生体系体系 9. 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诊疗试剂高效递送 (mRNA递送LNPs、功能性蛋白/抗体/疫苗) 10. 纳米材料蛋白质冠主动精准调控与生物分布定量 11. 磁共振/CT/超声成像造影剂、PET成像制剂 12. 小分子/高分子光学探针、染料分子工程、多重触发探针、 生物正交化学 |
任职经历 |
2000.5-2002.5,英国Sussex University化学、物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后 2002.5-2003.10,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化学工程系博士后 2003.11-12,美国UC Berkeley化学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3.12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4.10-2014.10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 2010年起任中科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10-2019.06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 2019.06起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23年11月起任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兼聘教授 |
获得荣誉、奖项 |
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中科院杰出人才计划” 并于次年获择优支持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结题获特优) 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获校友基金会青年科学家杰出成就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奖 2011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中科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 2012年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4年获邀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9年获高分子科学基础研究奖创新论文奖 多次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和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
主持、参与项目 |
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2017.1-2021.12)、区域创新基金项目(2020.1-2023.12)、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21.1-2025.12)、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024.1-2026.12)、重点项目(2023.1-2027.12)、“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前沿探索”原创项目(2024.1-2026.12),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12-2025.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2017.4-2019.3),以及中科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项目(2023.9-2028.8)。 |
论文、著作、成果 |
迄今已在Nature Chem., Phys. Rev. Lett., Nature Commun. (4篇), J. Am. Chem. Soc. (17篇), Angew. Chem. Int. Ed. (26篇), Adv. Mater. (3篇), CCS Chem., Research, Giant (2篇), Sci. China Chem. (5篇), Chin. J. Polym. Sci. (3篇), Anal. Chem. (2篇), Chem. Mater. (9篇), Biomaterials (4篇), Macromolecules (46篇), Langmuir (26篇), Biomacromolecules (12篇) 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93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论文254篇。受邀为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权威综述期刊撰写2篇Chem. Soc. Rev., 2篇Prog. Polym. Sci., 2篇Acc. Chem. Res.和1篇Macromolecules期刊Perspective。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特邀/大会报告 (2010年美国高登会议、2017瑞士高登会议、2019年美国高登会议、2008年第五届东亚高分子学术研讨会、2013年全国高分子年会大会报告) 和分会邀请报告 (IUPAC Macro2010, Macro2012, Macro2014,Macro2018,Macro2024等) 共计100余次;(参与)撰写中英文专著章节共计10篇/部,其中包括《大分子自组装新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共计申请58项中国发明专利和9项国际发明专利,其中27项已获授权 (含24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专利、2项欧洲专利)。研究工作已开始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关注,已发表的论文共被SCI引用2.2万余次,H因子86;连续入选2014年-2023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科学”名单以及2016年度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高被引学者名单。近年发表的10篇论文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s (As of May 2018), 3篇论文(曾)入选ESI Hot Papers。15篇次论文被选为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ina、SciBX、Materials Views China、ACS Noteworthy Chemistry、ACS Editor’s Choice、JACS Spotlight、Chemistry World研究亮点专栏重点报道。共计30篇论文分别被选为期刊VIP论文、年度最佳论文、热点论文、阅读/季度/年度阅读/访问最多论文、年度被引用最多论文等。 个人主页:http://staff.ustc.edu.cn/~sliu/shiyong.htm 课题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sliu/ |
编辑:徐若兰 2025-03-19 14:51:34